聚氨酯瓦壳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聚氨酯瓦壳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浅谈:看懂618电视销售榜:乐视小米海信夏普哪家强?

发布时间:2021-10-22 23:20:45 阅读: 来源:聚氨酯瓦壳厂家

618电商大战还在继续,平板电视排名也在不断变化中,乐视、夏普、海信、小米、TCL等几家主流电视品牌轮番叫阵,很是热闹。

殊不知,销售榜上激烈竞争的表象之下其实暗藏玄机。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言,各电视厂商的竞争,你可以把它粗略地理解为田忌赛马,或者把它当做奥运会举重比赛(不同的重量级对应不同的尺寸),看似是一个比蛮力(价格)的比赛,其实背后有非常有趣的排兵布阵(降价程度、库存等)。

按照这个逻辑,各电视厂商都有着自身的布局之道。

从618开启第一天的战况看,就是非常惨烈5.20,几乎所有参赛者把一半以上主力搭进去了。

首先挑起这场战争的是乐视电视,本意是对40/43吋进行清场,未曾想到,小米却在55/65吋的新品进行降价上千元,此事逼得之前几天已经降价的夏普再度降价,紧接着,乐视又把55/65/70吋三款同时降价,这促使海信、创维、夏普再度同款降价,海信在40/43/50/55/65全部降价,夏普的55居然卖到3000元以下,康佳最后55卖到了2700元,向来不搞价格战的三星和飞利浦居然也跟盘大降价数千元,而本在边缘活动的暴风、微鲸直接全天被这群疯子爆打,已经很难在前三十看到它们的名字了…

在短暂的休息后,夏普小米乐视等几家主流厂商的大屏竞赛依然在继续,不过都保持了比较稳定克制的定价策略,暂未出现恶性竞争。如今,已经是618电商节开幕以来的第12日,销售榜名次还在不断变化中,飞利浦挤进了前5名。

但,商业竞争永远没那么简单,销售榜名次只是表象,各电视厂商其实各有用意。

先说乐视超级电视。率先祭起降价大旗的乐视这次清理40/43吋库存用意比较明显,如果在618后,在乐视系统中提不到40/43吋电视,同时京东那边也显示售罄,那么乐视这次战役的目的就已经实现了。

况且对于乐视超级电视这样想成为全渠道第一的品牌来讲,电商节取得好名次要让位于维护零售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20%和80%的关系。对乐视而言,重要的是LePar的反应,他们是否感觉受到了保护,是否对乐视维护零售体系健康有决心和信心,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事实上,在手机领域,OPPO、vivo、苹果从来不争电商节第一,反而是销量冠军和利润冠军,品牌和电商节销售第一不是绝对的对等关系。

接着说小米。小米的这个策略很聪明,毕竟小米电视线下销售很少,全年的销量更是从来不公布 (小米电视销量并不理想),借着618上一次榜倒是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后说不定多少也能多卖点货,且不牵扯线下体系,损失的只是钱,而对于乐视和传统厂家,这种血战在流血的同时,有可能在自已的体系中植入癌细胞,后者的伤害更致命。

再说夏普。夏普与富士康联姻后,开始走低价铺量路线,据悉今年夏普电视全球销量目标提升至1400万台。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长期低价虽然短期刺激销量,但长期不利于品牌发展。况且不少用户反映,夏普电视配置较低,操作系统反映迟钝,这也是传统电视的弊端,在未来,想赢得市场得软硬同时下功夫才行。

此外,海信创维三星在被富士康断屏之后只在着手卖掉去年的一些存货的迹象比较明显。

不同背景和目的决定了各厂商参与618态度,所以,千万不能把销售榜排名理解为产品受欢迎的情况,而是夹杂了各种其他原因。说实话,各品牌比来比去的,最后得利还是京东,如果京东这样做电商,未来超过淘宝天猫是没有问题的。

终究618还没到终点,收官时谁牛,真还不一定,有的选手属于前面慢,后面快,需要到最后才能知道谁是赢家。当然,电商节掺水的情况也是有的,为了打榜,大家也都挺劳神费力的。

所以说,618得不得第一真没有那么重要,彩电市场看的还是全渠道销量冠军,市场地位、商业利润都靠这个,那么谁会成为最后赢家?

从618选购看,用户更加倾向于拥有高性价比、丰富的服务、体验又好的电视品牌,各厂商之间的较量,或将围绕价格、性能、服务持续竞争。

先分析价格竞争维度。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行业的形式不容乐观。公开数据显示,海信电器股价持续走低,一度闪崩。报告显示,海信电器今年一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滑49.53%。创维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利润额双双下滑,利润下滑幅度接近8成。TCL一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彩电业务整体业绩好于同期及其他彩电品牌,但其自身中国市场液晶电视销量也同比下降了7.7% 至221.6万台。

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依靠硬件利润生存。不过,在互联网电视时代下,如果延续卖硬件的老路子则相当危险。

试想,如果乐视电视这种不依靠硬件利润存活的厂商,非硬件营收实现了规模化以后,继续降低硬件价格,那么其他品牌的处境将岌岌可危,毕竟降价这件事之于传统电视厂商,只能支撑一时。乐视电视却不同,硬件规模越大,大屏运营价值就越大,大屏商业价值就越大,硬件降价的空间就会越大。这是因为,乐视在硬件上降价了,还可以通过大屏营销补上。

正如乐视网CEO、乐视致新总裁梁军所言,抛开面板涨价不谈,假设两家公司做一模一样的东西,乐视生态定价的模式,就有可能比其他公司便宜20%到30%。

所以说,如果打价格战,对于严重依赖硬件利润生存的电视厂商来说,并无优势。不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乐视攻城略地鲸吞市场份额;跟,就要面对利润的严重下滑,无论如何,这对它们都是灾难!

仔细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电视配置越来越高,高配正成为趋势。尤其在乐视电视全面顶配路线的影响下企业宣传片,近期发布的智能电视新品也开始配置 Mstar 6A938处理器,这是好事,同时反应出一个问题:低质产品很难生存。

价格、配置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比拼单元,就是大屏运营。从整个行业看,传统电视厂商们在大屏运营上起步太晚,大屏体验也很少被重视,与乐视电视差距太大,这或许会成为他们的死穴。

梁军此前在《论乐视超级电视的持久战》一文中称,回头再看超级电视过去的四年,我们是取得一些成绩,但电视行业竞争也早已升级,未来能活下来、活的好的电视企业,一定是用户认可的品牌,对于那些没有互联网运营能力的电视企业,对于那些靠低质低价竞争的企业,将面临寒冬,对超级电视,将是机会。

这就像当年苹果手机出现之后,带来了全新的互联网的玩法,但诺基亚却停留在过去辉煌历史中,错失了转型的时机,从而消失在江湖,历史是何其相似,智能电视领域明明已迎来全新的历史拐点,但依然有很多还未分清潮流的厂商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