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网-冬储“险恶” 钢铁贸易商面临囤货艰难抉择
岁末将至,“你准备囤货了吗?”——再次成为全国各大钢材市场内见面聊天,彼此问得最多的话。
虽然2009年圈内也有一样的疑问,但2007年之前更多的人在关心:“今年你准备囤多少货?”
而如今,“谁都不能打保票的告知你该囤还是不该囤”,特约市场评论员也堕入了少有的迷茫。
囤与不囤?
2009年年底,老赵听同行说,年后市场钢价肯定会有大行情,就进了些货,但没想到,货没出完,行情就跌了。"单单这1把,我们就赔了3百多万元。"面对笔者追问,老赵1脸无奈地道出那段往事。
后来等开了春,矿石行情1再推高,业内又在猜想行情,认为本钱上升了,价格还会重新上来,为了挽回损失,老赵赶快又囤了1批钢材,可没等正式签订供货协议癫痫为什么不能吃辛辣,价格就又掉下来了。
现在透过老赵的眼神仍可以发觉出那段阴影。他对年底囤不囤货已堕入两难的地步。他说,“我们总是跟不上节奏,对价格的判断总是慢上半拍,行情也像是中了邪,总是赶不对。”“万事均有益弊的1面。”面对上述复杂情形,也许我们应当1分为2的加以看待。
有着多年预判与研究经验的余彩兵告知笔者,“囤货有囤的道理,不囤货亦有不囤的道理,钢贸企业要根据本身实际情况来加以判定,不能为逐利而逐利,从而迷失方向。”
在他看来,现在选择囤货的目的不过有3点:1是范围不大或有固定需求的企业想保证资源;2是赌行情皮肤潮红,期待年初有行情,现在低价采购,等价格上涨后再卖出,从中获利;3是年底银根都要收紧,适当加大库存,1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在银行融资;4是保障招标采购的单子享有优势。
而选择不囤货的理由也不乏有两方面:1方面在固有销售渠道中,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低价采购,加价卖出,锁定利润,减少风险;另外一方面,在市场涨跌幅度不是很大的进程中,可让手中保有充裕的现金流,当遇到大行情的时候再来及时采购建库。
冬储“险恶”
市场变化莫测的今天,钢铁生产和贸易企业的暴利时期确切已过去。随着钢材期货上市、国际原材料市场定价话语权的薄弱显现,近两年带给钢铁业更多的是经营风险。"头几天还进了几10吨的货,本以为钢价会继续涨上去呢,不料希望再次幻灭。"与老赵有着一样的遭受的上海宁金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井泉近日告知笔者,依照往年传统,钢价在延续震荡后,定然会进入上行通道,但这1轮上涨周期出乎意料的短。
11月19日,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最新监控数据显示,国内钢价在历经近1个月的横盘以后,进入11月出现了连续两周的大幅上涨行情。其中,11月10日,西本钢价指数最高报价在4620元/吨,创下年内新高水平。
但好景其实不长,上周(11月15~19日)国内钢价再次出现下跌迹象。其中,11月18日,西本钢价指数为4560,跌幅为0.22%。
在西本新干线首席分析师刘秋平看来,这与当前需求不无关系。她分析说,当前华北钢材市场面临着最后的疯狂,行将进入淡季;华南正在亚运,需求受限是1定的;华东和中部区域需求尚可;西南和西北区域主要问题还是在供给受限。
不但如此,冶金工业计划研究院院长李新近日在马鞍山的1次会议公然流露,随后原料和运输价格上涨,未来钢铁企业本钱压力仍会加大;而钢材价格的高位波动,钢铁业利润率也会下降,并在某种程度上加重钢铁市场风险。“等这波价格到顶开始跳水后,再准备进货,开春应当每吨能获利500元以上”,虽然业内深知目前的价格趋势酝酿着高风险,但仍不乏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大胆预测。
为此,有业内专家表示,想囤货不敢囤,如果大家都是这样心动而不行动,估计进入2011年确切会有机会,由于流通不定货,钢厂也会真实减产;但如果大家都把心动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话,接下来的市场在泡沫助推下,现货市场又必定遭殃。
期货套保
事实上,钢铁贸易商在为年底“囤不囤货”艰巨决定的同时,更多的小型钢贸商还在为“被定货”耽忧。
他们正是上述提到的为保证资源,取得钢厂终年代理权而必须定货的那1拨。“不论年后市场行情如何,我们的囤货是对是错,我们均没的选择。”沪地1小型钢铁贸易企业老板在宁德上海商会年会期间如是说。
事实上,随着近两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深入,愈来愈多钢贸企业开始接受期货、电子盘等远期交易的套保功效。
江苏省工商联钢贸商会会长徐新谈道,自钢材期货挂牌上市后,钢铁金融属性逐步增强,包括钢厂、钢材贸易企业和钢材下游需求企业在内的多方气力均参与到了期货市场。由于远期合约交易,不但可以做到发现价格、稳定市场运行,还可以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吴君在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钢材期货上市的初衷就是为贸易商解决钢价涨跌无序提供保障。
他介绍,所谓套期保值就是买入(卖出)与钢材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待未来某1时间通过卖出(买入)期货合约来补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晕痣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不但如此,贸易商还可以利用期货与现货的结合将企业利润锁定在较高的水平上。
固然,套期保值固好,但钢贸商亦不能1时头脑发热,选择“被迫”进入期货市场。
上述分析人士一样表示,此时钢贸企业常常希望能够通过期货市场来下降采购本钱或增加销售收入,或说希望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业务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这在无形中就产生了寻求期货市场盈利的片面心理,从而背背套期保值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
而避免这1误区最好的办法就是,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来综合评估套期保值效果。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冬储“险恶”钢铁贸易商面临囤货艰巨决定